Trendtrader的投资随笔

Plan your trading,Trading your plan. 计划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计划.

Monday, August 21, 2006

大牛股背后的秘密

大牛股背后的秘密   

朱平

国内股市经过上半年的大涨,市场已基本表现出对将来的信心,而从现阶段股市估值的情况看,经过前两个月的盘整,虽然在结构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但以酒类及零售为代表的消费类股票及自主创新类股票都有较大幅度的回调,现在的市盈率又差不多回到25倍以内,PEG指标也已基本低于1;由于大盘股中H股较多,比较H股的价格,可以发现国内大盘股在估值上也没有什么劣势。但现在的问题是,在目前的估值基础上,国内股市合理的预期收益率到底有多大?或者说,如果我们确实正经历着一个大牛市,那么不从技术派的数浪或黄金点位之类的角度计算,这个大牛市到底有多大呢?  现在简单假设,如果股市只有一只股票,这只股票的净资产是每股1元,净资产收益率ROE是10%,市场股估值以PEG等于1为均衡价格,那么这只股票的每股收益是0.1元/股,股价是1元。如果公司仍处于上升期,每年盈利都用于再投资,那么第二年这只股票的净资产将变成1.1元/股,ROE仍保持10%,每股收益则变成0.11元/股,在市盈率不变的前提下,股价变成1.1元,这只股票的年收益为10%,与该公司ROE相等。如果这个公司提升了效率或技术,ROE在第三年提升到20%,其余条件不变会怎样呢?该公司每股净资产将变成1.21元/股,每股收益将变成0.242/股,每股收益增加了120%。但是由于每股收益增长幅度非常大,市场会修正该公司未来的增长率,所以股价的增长将会超过每股收益的增长。如果市场预期该公司将来的净利润增长率达到20%,因为PEG等于1是均衡价格,那么这只股票的市盈率会上升到20倍,其股价也将变成4.84元,涨幅为4倍。  这个简单的算术,就是今年以宝钛等为代表的股票成为涨幅惊人的大牛股的秘密。统计数据表明,从2002年开始,中国股市平均ROE处于长期上升之中,到2004年报达到顶点8.87%,2005年略有下降为7.85%;而其中流通市值最大的70只股票的ROE却在2005年达到最高14.9%,其余股票的ROE则在2005年底处于最低点,从2004年的5.77%锐降为3.5%。这些数据可以说明以下两个结论:一是如果中国的上市公司不用较低的价格买入股市之外的优质资产,在估值不变的前提下,中国股市的总体收益率将与市场平均ROE相当,约8%;其次,当ROE发生变化时,股价的弹性非常大,比如今年上半年,虽然上市公司的平均利润是下降的,但由于中、小规模公司的ROE出现改善,使得这些公司的表现非常优异。当然如果公司ROE出现恶化,那么股价向下的弹性可能会更令人难忘,比2005年中、小规模股票的表现就是非常糟糕的。

Sunday, August 20, 2006

坚定的良好习惯的系统交易者

ZT:坚定的良好习惯的系统交易者
  早上起来穿衣吃饭,然后出门去上班,如果下雨了,就带把雨伞。这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几乎就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生活习惯。人在一生中会有很多习惯相伴随,有生活习惯、工作习惯、饮食习惯等等。习惯就成了人的风格。生活习惯就是生活风格,工作习惯就是工作风格。它们是人在工作或生活中的一种流程、一种计划。  对于精神正常的人来说,在生活或工作中近乎成为条件反射的习惯,能让他们始终有条不紊地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状态。对其形成的原因,同1+1=2的算术问题一样简单,没有必要问为什么。习惯是由人的性格决定的。有道是“性格决定命运”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是不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去改变自己的性格呢?我认为大可不必。性格是一种个性,有其优点和缺点,我们没有必要去改变自己的性格,只需要调整你性格中的优点去适应你的目标并更好的去为之服务就行了。  从事期货交易要想获得成功,除了具备对行情的研判能力、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自我控制能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有效地实施自我控制能力,就需要在交易前有明确的交易计划。有效的计划能帮助你实现成功的目标。如果没有计划,目标的实现就是天方夜谈。对于期货交易者来说,也许困难并不在于交易计划的制定上,而在于计划的贯彻实施上。很多交易者在临盘交易的时候,就会把事前制定好的计划抛到九霄云外,让恐惧和贪婪去主宰交易,焉能取胜?  其实冷静的想想,如果我们在交易中将计划的实施转化为一种习惯多好啊。对于系统交易者来说,系统信号就构成了你的交易计划,因为它是一套规则,能使你始终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去对待和进行交易。但为什么只有5%的赢家才能真正去实施自己的交易计划呢?因为只有这少得可怜的人将交易计划变成了自己的交易习惯,所以他们胜出了,成为市场上少有的能够持续稳定赚钱的人。  将交易计划转化为交易习惯,是成功实施自我控制的有效手段。将你的交易行为由被动执行变成主动执行,是习惯形成的过程。对于习惯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深入的过程,需要在交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去强化。当内心即将萌发违背交易计划的念头时,你应大声地说“你这个懦夫,又在背叛自己!!”。在不断强化、不断自我批评、不断否定自己的习惯形成过程中,你就会逐渐体会到沉浸在交易过程中而不是沉浸在结果中的愉快和成就感。  交易要长期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能够认清市场的结构;2、能够认清交易者自身的结构(贪婪恐惧);3、能够将市场结构与自身结构无缝连接(做到“知行合一”)。这三个要件。  假如,你吃了两碗饭未饱,第三碗后就饱了。这时你是否会想如果我一开始就吃那第三碗不是更好吗?前面那两碗是否有充饥的功能?这个问题问小孩,小孩也会发笑。在交易时,交易者一定要按照系统信号去进行交易。如果连续遭受挫折,也不应对系统的有效性产生任何怀疑,并且应坚定不移地执行新的交易信号。比如:当你按照系统信号进行交易而连续两次作错,这时系统产生了第三次交易信号,由于你已经根据系统进行交易而连续错了两次,你开始对系统产生怀疑,因此没有去执行第三次交易信号,但此时却产生了一轮轰轰烈烈的行情,由于你对系统的怀疑,使你错失了行情。任何系统都不是绝对完美的,交易系统不是神,没有失败交易的交易系统是不可信的,没有任何噪音的交易系统是不可信的,因此前两次错误交易看成是捕捉第三次大行情信号的成本和代价,你就不难理解了。在盘整时期出现亏损是无可厚非的,但错过行情却是不可原谅的致命错误!成功的交易者就是那个连续失败后,还对后续信号充满信心,并果断执行从不错过大行情的交易者。不要相信直觉,要相信现实,一旦交易亏损,不管是市场出了问题,还是系统出了问题,始终需要你止损。  要养成赢时就守,不转向不走。输到止损位就即走的良好习惯!抛弃一切欲望,做一个坚定的系统交易者!



ZT: 新加坡股指期货助推银行股
 
刘勘
  ● 谁持有银行股票的多与少,意味着定价权和话语权大小,谁就有可能掌握A50指数的市场主动权。
近日大盘呈现缩量整理的走势,但以招商银行为首的银行蓝筹板块,表现出相对强势特征,这可能与9月5日新加坡交易所(SGX)推出的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合约交易(以下简称A50指数)有关。目前国内指数期货尚在筹备酝酿阶段,一些国际资本又看好我国A股市场,加之资本项目也未全部对外开放,国际资本一时难以进入A股市场,在此状况下,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合约,迎合了国际投资和投机资本在境外投资炒作中国A股市场股票的需求。
  新加坡SGX曾经于1986年和1997年,先于日本和台湾省推出指数期货合约,一度直接影响着本土市场运行以及个股的演绎格局,指数期货合约交易量在2005年,分别是日本和台湾省本土市场的66.5%和117.1%,成为国际资本博弈的主要场所之一。
  虽然A50指数属于离岸投资品种,其指数样本股的标的,是A股市场的部分成份蓝筹股票,意味着SGX新华富时A50样本股,会对A股大盘指数影响作用,远大于其它成份股和非成份股。具有“鲶鱼效应”的国际投资投机资本,对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合约品种,其炒作行为必然反映在国际化程度高的A50指数期货品种上,很可能在新加坡形成一个A股市场的影子市场,或多或少的影响着A股市场运行,以及个别股票在二级市场的演绎格局,这种心理影响或联动作用,是A股市场投资者不能忽视的。
  尤其是招商银行占A50指数权重9.7%,可谓是新华富时A50第一权重股,其它几只银行股总共占权重高达26.7%,银行股所占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合约比重接近三分之一,那么其市场杠杆作用,将远大于其它板块的蓝筹股,谁持有银行股票的多与少,意味着定价权和话语权大小,谁就有可能掌握A50指数的市场主动权。为此A股市场预期银行板块,受联动影响将更为直接,所以受到A股市场投资者的追捧。
  加之国内指数期货市场正在筹备尚未运行,很可能在新加坡形成一个对国内A股市场有影响作用的影子市场,包括A50指数期货合约的个股,特别是银行股板块。与此同时,国际投资投机资本可能产生隔岸操作,跨市场套利行为,反映即将到来的市场投资策略和盈利方法发生重大变化。
  当年新加坡率先抢推日经225指数期货,台湾摩根台指期货,曾经对日本225指数和台湾加权平均指数产生较大影响,并一度成为导向作用,一些具备蓝筹股的股票受到价值投资机构青睐,而且中长期被持有,二级市场股价呈现稳步攀升的态势,另外一些没有核心价值和竞争能力且被逐步边缘化的股票,价值与价格不断向“毛股”或“仙股”靠拢看齐,当在本土指数期货市场随后也开通,进一步推动股价结构两级分化现象越演越烈,成为股票市场价格真正被拉开的分水岭,同时也是步向成熟股票市场的开始。此次A50指数,能否再现当年日本和台湾股票市场的影响呢?因此,以招商银行为首的银行板块蓝筹股,以及其它A50指数品种,都是值得A股市场投资者要高度关注的投资品种,主要源于A50指数,有将助推银行股的作用,必然折射到A股市场上.

---------------------------------------------
招商银行初定9月8日公开招股,集资约20亿美元(约156亿港元),将于9月下旬主板上市.如成功上市可令招行净资产从现在2.67元增加到3.50元以上,按香港目前国内银行股平均市净率2.5倍,股价可达8.75元,现价7.83元可买入.另外招行8月9日发表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净利润达27.99亿元,比去年底大增31.11%,并预测今年的利润不低于52.5亿元;每股净资产达2.67元,比去年年末2.38元增长12.18%;每股收益达到0.23元。此外,今年上半年,招商银行贷款保持较快增长速度。该行预计,全年盈利将不低于52.5亿元人民币,即较去年同期的39.3亿元人民币,增长34%.如此好业绩将对股价有强支持.

央行加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
今天股市会否低开高走?今年在4月底加息和2次调高存款准备金都是低开高走,这一次也会重复吗? 如低开,果断买入.

-------------------------------------------------
ZT:
历次加息对股市的影响

  第一次加息:1993年5月15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个百分点,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个百分点。这次加息,使得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7.43点。   第二次加息:1993年7月11  央行再次调高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9.18%上调到10.98%,利率升幅为19.61%。沪指首个交易日下跌23.05点。1993年的两次加息,使沪综指在随后3个月时间里从1392点迅速下跌到777点,跌幅达到44.2%。  第三次加息:2004年10月29日  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正处于下跌途中的沪综指大跌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其后经过几个交易日的盘整后虽有一波小幅反弹,但最终仍未能摆脱下跌趋势,沪综指于2005年6月6日跌破千点创出了998点的多年新低。  第四次加息:2005年3月17日  央行决定住房贷款加息。这对绝大多数购房自住的市民来说,意味着支付房贷的负担将增加5%至10%。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  第五次加息:2006年4月28日  2006年4月28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收盘1440,涨23点,大涨1.66%。其后依然维持上涨势头,并在5月份展开了一波历史上少见的逼空行情,到2006年7月5日最高摸至1757点。
-----------------------------------
ZT:
扩大息差:央行紧缩信贷落空
邢予青

  今年1-6月份,中国的GDP增长了10.9%。中国各种金融机构在上半年积极投放信贷,对炽热经济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据央行统计,前六个月,各种金融机构的新增人民币贷款为2.18万亿元。如果2.5万亿是人民银行2006年全年新增贷款的目标,那么,中国的金融机构下半年除了收利息,应没有太多的业务要做。信贷的过度扩张,对过热经济的影响,如同火上浇油。但是,信贷的快速增长,不仅仅是投资过热的需求方的问题。在高存贷利差的诱惑下,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银行积极放贷,导致贷款供给增加,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目前,银行对于一年期的贷款征收5.85%的利息,但是,银行付给一年定期储户的利息仅仅是2.25%。存贷利差高达3.6%,是1990年以来最高的存贷利差。存贷利差就是银行贷款的边际利润率。这一进一出,3.6%的毛利,银行哪有不积极放贷的道理?
  1999年下半年至2002年初,存贷利差也是3.6%。但是,当时中国宏观经济的状况以及银行自身的情况,与现在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当时,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面临总需求不足的问题,经济增长放缓,银行放贷也不容易。同时,四大国有银行被高比例的不良贷款困扰,面临尽快注销不良贷款的压力。通过高存贷利差,让利给银行,增加银行的利润空间,是央行帮助商业银行解决不良贷款的一个手段。但是现在,经过注资、重组、改制,再加上上市,银行的效率已经大大提高了。而且,中国银行业整体的不良贷款比例已降到一位数。面对高涨的投资需求,银行不仅可以多放贷,自身效率的提高也让每笔贷款的边际纯利润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因此,目前高存贷利差的利率结构,为银行获取利润创造了最佳时机,直接导致了银行的放贷冲动。  今年4月,央行为了降低货币供应量,给高烧不退的经济降降温,将贷款利率升高27个基本点,但是保持存款利率不变, 称是为了在降低投资需求的过程中,不抑制消费。这一不对称的调息政策,是否降低了对信贷的过度需求,还不知道。但是,这一政策毫无疑问,陡然提高了银行贷款的利润空间。此次加息前贷款的边际利润为3.33%,贷款利率升高27个基本点,让银行的边际利润提高了8%。假如剔除风险和交易成本后,银行每笔贷款的纯边际利润可达到1%,这27个基本点就让银行贷款的纯边际利润提高了27%。这可谓是央行送给商业银行的大礼。  央行此招,能否抑制信贷的增长,是值得怀疑的。银行贷款的供给,是由贷款的成本决定的。不提高存款利率,银行贷款的成本和以前一样,银行贷款的供给就不会改变。所以,在新的利率下,信贷市场从一个均衡,转向了一个贷款的供给大于需求的不均衡,导致银行积极放贷。具体来讲,调息前银行以2.25%的价格收上来的存款,按5.58%卖的时候,既有利润也可以收多少就卖多少。现在以同样价格收上来的存款,央行允许它们卖到5.85%,那情况一定是银行为拉客户而打破头。在不违背央行制定的贷款利率的原则下,银行可以同过下面两种手段,将多余的贷款放出:第一,给信誉好的优质客户打折,将利率下浮10%;第二,就是增加给高风险客户的贷款。如果调息前银行贷款的边际纯利润大于零,银行事实上可以允许每笔新贷款的风险增加0.27%,以扩大贷款的客户范围。这样一来,当信贷市场达到新的均衡时,一个可能的结果是信贷的需求和供给都大于调息之前。  为了控制信贷进一步的增长,央行应提高存款利率,降低银行贷款的利润空间,以抑制银行的放贷冲动。否则,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是不会按照央行紧缩信贷的思路出牌的.